日本施敏打硬代理

中美关税对胶黏剂行业的影响

中美关税对胶黏剂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涉及供应链、成本结构、市场竞争及行业战略调整等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

1. 直接成本上升

  • 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
    胶黏剂生产依赖化工原料(如环氧树脂、丙烯酸、聚氨酯等),部分原料需从美国进口。美国对华加征关税(如部分化工品被列入25%关税清单)导致中国企业进口成本上升,挤压利润空间。

  • 出口成本增加
    中国胶黏剂出口至美国时被加征关税(如301条款下的7.5%-25%关税),削弱了价格竞争力,尤其对中小型出口企业冲击显著。


2. 供应链调整

  • 多元化采购替代
    为规避关税,中国企业转向从欧洲、日韩或东南亚采购替代原料,或加速国产化替代(如发展本土环氧树脂产能)。

  • 产能转移
    部分企业将生产环节转移至东南亚(如越南、马来西亚),利用当地低关税政策出口美国,但面临技术配套不足的挑战。


3. 市场格局变化

  • 美国市场收缩
    中国胶黏剂在美国市场份额下降,美国进口商转向本土或墨西哥、欧洲供应商,导致中国出口量下滑。

  • 国内市场内卷加剧
    出口受阻企业转向内销,加剧国内竞争,压低价格,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升级或差异化产品突围。


4. 技术升级与创新

  • 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长
    低端通用胶黏剂利润压缩,企业加速研发高端产品(如电子胶、新能源用胶、生物基环保胶黏剂),以提升竞争力。

  • 环保法规推动转型
    中美贸易摩擦叠加全球环保趋势(如欧盟REACH法规),推动行业向低VOC、可降解胶黏剂转型,技术门槛提升。


5. 长期战略影响

  • 产业链区域化
    全球供应链从“效率优先”转向“安全优先”,企业更注重区域化布局(如靠近终端市场建厂),增加抗风险能力。

  • 政策依赖风险
    行业对中美政策变化敏感,若关税长期化或升级,可能进一步倒逼行业结构性调整(如淘汰低效产能)。


应对建议

  1. 供应链韧性建设:建立多元化采购渠道,加强本土原材料研发。

  2. 市场分散化:开拓东南亚、欧洲等新兴市场,降低对美国依赖。

  3. 技术投入:聚焦高附加值领域(如汽车、新能源、电子行业用胶),提升产品壁垒。

  4. 政策跟踪与游说:通过行业协会争取关税豁免或政策支持(如部分原料列入排除清单)。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陕ICP备2024042585号-1